close

  近日,廣東省廣州市婦聯發佈了《廣州市反家庭暴力情況研究報告》。報告顯示,近四年來,廣州家暴案例占信訪總量比例逐年減少,但社會公眾對家暴危害性認識仍有不足。超過四成被訪者認為偶爾發生暴力不屬於家暴,超過六成被訪者認為打孩子不是家暴(5月14日《新快報》)。
  隨著時代進步,家庭暴力逐漸從私人空間走向公共領域,反對家庭暴力成為社會共識。然而,在不平等的性別關係和錯亂的價值觀念裹挾下,對家庭暴力存在認知誤區的人們,一次又一次成為傷害或者被傷害事件的主角。
  家庭暴力的本質,不僅是體力的較量,還是權利的失衡。在許多家長看來,收拾“不聽話的孩子”是天經地義的事。忽視孩子主體性,將他們看成一個欠管教的客體,這種居高臨下、自以為是的教育觀念,讓多少失去安全感的孩子,開始用膽怯、偏執乃至仇視的眼光打量這個未知的世界?
  “打孩子不是家暴”錯得讓人憂心,對暴力要採取零容忍的態度。暴力會在吞噬孩子恐懼之際不斷膨脹,要預防家長將暴力之手伸向孩子,就必須在家庭暴力和教育權利之間建立一個有效的隔離帶。
  要實現“天經地義”到“一次都不能有”的轉變,需要家長們價值排序的更新,也需要堅實的制度支撐和社會支持。一方面,要將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落到實處,發揮制度應有效力;另一方面,全社會要樹立對家庭暴力零容忍的態度,對“打孩子”堅決說不。只有將制度護佑和人文關懷結合起來,孩子們才會免受家暴之痛。
  湖北 楊朝清/研究生
  (原標題:家暴誤區現狀讓人憂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z19ezuvz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